科学与理性地看待转基因
发布时间:2014-10-11 浏览次数:3932
为了纪念“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发起人诺曼博洛格博士诞辰一百年(2014年3月25日),ISAAA于今年年初发布了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面积及其相关信息。该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的商品化种植面积超过了1.75亿公顷,相当于我国全部耕地面积的1.5倍!发展中国家已处于领先地位,连续两年超过发达国家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排行榜上,中国仍保持排名第6,已达到420万公顷。印度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加拿大,达到了1100万公顷!美国仍是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的领先者,面积为701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40%。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巴西、阿根廷和印度的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面积增加的态势非常迅速。
回顾过去10多年我国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形势不容乐观。2002年,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210万公顷,在世界的排行榜上名列第4,而当时我们邻国印度的种植面积还不到10万公顷,阿根廷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1350万公顷,而巴西还在转基因作物种植大国的榜上无名。另外,据2013年的资料显示,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面奋起直追,如巴拉圭、南非和巴基斯坦等国的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逐渐接近我国。为此,国内不少科学家有很强的紧迫感并感到忧心忡忡。对于这一高新技术的国际市场,我国不去占领,必定会有其它的国家毫不犹豫地去占领。
公众的态度与认可将直接影响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前,转基因在我国成了非常敏感的话题,有人甚至谈转基因色变。但是如果问转基因会带来什么样的大灾难,他们也许不能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科学和理性地看待转基因和转基因技术非常必要。转基因是指基因通过一定的媒介(如植物的传粉)在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进行转移的现象。转基因是一种自然过程,生物的群体和物种之间都可以通过天然有性杂交来进行基因转移。人类向大自然学习,通过人为的有性杂交,来达到将好的基因从不同的品种,甚至是野生物种转移到农作物和动物品种中,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利用生物技术来进行基因转移弥补了不能进行有性杂交物种之间的基因转移的缺陷,同时大大提高了转基因的效率和准确性。可见,利用传统有性杂交和生物技术来进行转基因的实质和结果是一样的。
但鉴于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世界各国对这项技术衍生的产品都有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生物安全评价制度,只有经过安全评价并被鉴定为安全的产品才会获得安全证书,才被允许进入商品化应用。我国有严格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充分保证了自主生产和进口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同时我国的转基因法律规定,对任何进入商品化应用的转基因产品,都要进行强制性的标识,充分保证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任何一项新技术在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各国政府对转基因作物有严格的生物安全评价体系,表示对新技术安全性的极大重视。之前利用其他方法包括远缘杂交、体细胞融合、染色体工程以及化学和辐射诱变等培育的新品种,都设有生物安全评价这一过程,表明国家对高新技术应用积极推进但谨慎管理的科学态度。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技术,人类往往通过对技术带来的利弊均衡来决定是否利用该技术。例如,现代交通工具对人类的生活、工作和出行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死于各类交通事故的人数是124万,平均每天3400人!但是人们并没有因为这一风险的存在就终止使用交通工具,而是在发展更快捷交通工具的同时通过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来降低使用该技术的风险。同样,本着“两益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我们应该科学和理性地看待转基因生物技术这一与全球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新生事物,充分认识我国发展转基因技术的战略意义,积极支持国家发展和完善这一高新技术,使之进一步造福人类。
文|卢宝荣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教授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www.crtdc.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