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这份文件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回顾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从2014年至今,已连续三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
纵观近50年来的发展,世界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大有不同,各国农业政策、农业管理体制亦各有特点,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现代农业必然高度依靠科学技术。
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严峻,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耕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破解这些“天花板、紧箍咒”,只有靠推进农业现代化,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靠创新驱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再一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指出,我国能否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体系,其基本发展思路就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其本质是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支撑农业规模化,用现代生物技术支撑农业良种化、用精准化信息技术支撑农业信息化,用现代服务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信息化、农民职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四化同步”的过程。
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在科技、出路在科技、潜力在科技。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发展现代农业,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转为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动力上,从土地、资源、资本等传统要素主导发展,转为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主导发展。在创新治理上,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发展现代农业,要靠创新驱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要创新科研推广的体制机制。创新激励机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管理改革,制定科技人员股权、期权激励政策等。创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投入、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张皮”以及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转自科技部农村司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