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名称: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
技术概述:江苏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研究和推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技术和开发利用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畜禽遗传资源保种技术水平和保种效果,促进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建设种业强省,促进全省畜牧业优质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增产增效情况:利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优良性状,推进本品种特色品牌产品的商业性开发,商品售价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平均价格50%以上。同时,利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可以满足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每头猪节本增效100元以上,每只家禽节本增效2元以上。
技术要点:
1.核心技术:
①家禽“家系等量随机选配”小群保种技术。制定科学的配种方案,按照品种标准和个体表型值的进行留种。每个家系后代中选留种用公禽1只和后备公禽1只~2只,母禽(鸡40~80只、鸭10~30只、鹅6~10只);每只母禽留1只后裔母禽参加繁殖;个别无后裔母禽,则用同家系其他母禽的后裔随机递补,组建新的家系,并按照系谱资料进行下一世代的选配。
②家畜继代繁殖保种技术。从各家系血统的延伸和近交增量控制等因素来综合制定出下一年种畜群体的选配方案,严格严控近交系数上升幅度。
③畜禽生产性能监测评估技术。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群体和正在培育畜禽品种每个代次的不同性状进行规范性测定和记录,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估,监测评估畜禽遗传资源保种效果和培育品种的选育进展。
2.配套技术:
①制定保种方案。畜禽遗传保护单位制定并实行切实可行的保种方案,包括保种原则、保种目标、保种方法、技术路线、保障措施、保种效果监测等方面,保持有效的基础畜禽数量和家系数量,最大限度地减少遗传漂变和近交,使优良基因不丢失,原产地特性不丢失,遗传资源生态适应性不发生变化,并且要保持资源内部的遗传差异性,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②品种登记技术。制定畜禽品种登记技术方案,开展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品种登记工作。
③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技术。建立省级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对畜禽遗传资源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
④种畜禽质量标准化技术。完善和实施种畜禽品种标准、种畜禽场建设标准、种畜禽饲养管理规范等,开展种畜禽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认证,逐步建立起种畜禽质量标准体系,实现种畜禽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适宜区域:全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和种质企业。
2015年推广情况:全省有14个遗传资源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30个畜禽遗传资源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全省已认定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24个、保护区4个、基因库3个,目前,31个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单位栏存种畜4400多头、种禽10万余只。全省已经开展了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正在研发建立研发建立地方羊品种资源监测评估平台,开展地方羊品种资源登记工作。
2016年预期目标:畜禽遗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的相关条件符合《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管理办法》相关条件,制定和完善保种方案,研制品种标准,软件资料建设规范。畜禽品种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重点推广县(市、区):全省
技术咨询单位:江苏省畜牧总站、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省农科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等。联系人:朱满兴;电话:025-8626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