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官方网站 今天是2024.12.27 星期五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企业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作物栽培技术
作物栽培技术

2015年常熟三麦生产设想暨2014年秋播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4-10-24   浏览次数:8911
    2014年夏收小麦又获丰收,园区“三区”平均亩产349.3公斤,单产水平再创历史新高,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产值增的“四增”良好结果。

    小麦单产基数高,继续增产相应难度大,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从秋播抓起,一着不让落实配套技术措施,为2015年夏熟小麦稳产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目标

    2015年小麦生产要围绕“稳定种植面积,稳步提高单产,促进效益增长”的总体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强化产能建设,园区“三区”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单产争取稳中有升,总产10万吨以上。

     二、技术思路

    1.突出主推品种,优化品种布局。优质高产良种的普及推广是夺取小麦高产的重要基础。扬麦14号、扬麦16号以其良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在我市连续几年的生产中得到肯定。2014年秋播要继续全面推广扬麦16号和14号,反对盲目引种其它零杂小品种,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示范。

    2.突出主推技术,强化技术配套。根据我市现有生产实际情况,拟在今年小麦生产中重点推行四项主要技术。

    1)机耕撒播和稻田套直播技术。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依据各地农机配置水平的实际,进一步推进集浅旋、开沟、覆泥于一身的一体机播种方式应用面积,根据农时、天情合理搭配应用稻田套直播。有条件的地方要进行机耕、机条播高产栽培方式的探索研究。

  (2)半精量播种技术。根据我市水稻成熟收割期偏晚,小麦播期偏迟的特点,大面积生产上宜继续推广半精量播种技术。10月下旬—立冬前播种的,掌握每亩基本苗16-18万;11月中下旬以后播种的,随着播期的推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掌握基本苗每亩20万以上。根据种子净度和发芽率,依“斤种万苗”原则确定相应亩用种量。

  (3)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技术。针对各镇不同土壤条件、田块肥力现状,根据测土配方施肥要求,分类指导好全程科学施肥技术。在我市现有350公斤平均单产水平上,要实现单产稳步提高,在肥料投入上也应立足稳中有升,总体原则是稳氮,增磷、钾。小麦一生总用肥量,宜掌握每亩纯氮14-15公斤,五氧化二磷6.5公斤左右,氧化钾6.5公斤左右,采取“V”字型两头重施肥法,10月下旬—立冬适期早播的基追肥比例64,部分迟播晚播的基追肥比例为55

  (4)秸秆还田全苗壮苗技术。秸秆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有利于增加后季作物的产量,这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年要继续加大秸秆还田推进力度,重点抓好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问题,调节好水稻秸秆粉碎长度,粉碎长度在5厘米以下,以利耕翻播种。

    3.农机农艺配套,抓好秸秆还田随着秸秆禁烧力度的加大,秸秆还田是稻草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秸秆还田不到位、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是由于农机不配套,切碎、匀铺、深埋匀埋不到位,造成种子和土壤不能紧密结合,严重影响播种质量。二是农艺不配套,基肥不足易造成秸秆腐熟过程与麦苗争氮形成弱苗,播后缺少镇压形成吊空苗,抗逆能力差。提高秸秆还田水平,关键在于农机农艺的配套。一是要普及水稻收割机械的切碎、匀铺装置;二是要因地制宜采取翻耕、旋耕等方式进行灭茬埋草,创建适播条件。三是播后适度镇压,确保种、土紧密结合;四是适当增加基肥中氮肥用量。

    4.农时农事结合,抓好播种质量。

    1)适期播种,抢抓秋播进度。一是要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的成熟期确定相应的播种期。二是要合理搭配不同的播种方式,根据秋播期间的天气条件、土壤类型、土壤墒性以及承包面积大小,调配农机农具,调节劳力安排,调整播种方式。三是要“抢”字当头,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适期播种期内尽量早播。

    2)适量播种,狠抓秋播质量。根据不同播种方式、播期的早晚以及当时的天情、墒情,确定适宜的播种量。我市在适期播种条件下,以亩用种量9-10公斤为宜。采用机械与人工播种结合的方式,力求做到匀播。对稻田套直播的考虑到机械收割水稻作业带来的损苗影响,可适当调高播种量,对11月中下旬以后播种的,因气温的降低会带来田间出苗率下降,应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度增加用种量,以确保有足够的基本苗。

    5.强化抗灾意识,立足抗灾应变。树立全程抗灾减灾意识,从秋播开始打好抗灾基础是夺取小麦丰收的重要经验。一是种子处理,做好晒种、拌种工作;二是三沟配套,排涝降渍,及早建立麦田一套沟系;三是镇压、覆盖,尤其是秸秆全量还田的,适时适度镇压,增加种子土壤结合紧密度;四是化学除草,播后因天、因墒情及时全面化除(拌种、化除药剂使用按植保部门意见处理)。

    6.强化高产典型,促进稳产高产。树立高产典型,建设示范方是推广新技术、新农艺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今年要结合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小麦生产高产典型建设工作。各地可根据实际,深化挖掘和培育具有代表意义的高产大户生产示范。形成多点示范,带动连片,促进全面高产稳产的良好态势


苏公网安备 32058102001263号